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>> 学院新闻 >> 正文

潜心育人 | 盛熙晖: 精心钻研教学方法,努力把好教学环节中的每一关

[发表时间]:2020-09-29 [浏览次数]:

盛熙晖,副教授,硕士生导师,北京市科技新星,北京市教委青年拔尖人才。2010年,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毕业后来到北京农学院任教,来校后,一直承担教学、科研和管理工作。作为一名大学教师,用心教学,努力把好教学环节中的每一关;以研促教,扩宽学生的专业视野;围绕教学,积极投身学生管理和专业建设。2020年,被评为2018-2020年度“三育人”标兵。

用心教学,努力把好教学环节中的每一关

“师者,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”。教学工作中,她一直承担动物科学系本科生和研究生专业课程的教学任务,主讲本科生的《生物统计学》、《动物遗传学》、 《动物育种学》、 《分子生物学》和研究生的《动物遗传原理与育种方法》、《分子生物学专题》等课程。其中《生物统计学》、 《动物遗传学》和《动物育种学》作为动物科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骨干课程,多年来一直未曾间断。

为了提高教学效果,努力把好教学环节中的每一关,她前往中国农业大学,完整旁听了《生物统计学》、《动物遗传学》和《动物育种学》三门课程,向优秀教师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及手段。在《生物统计学》的课程教学中,率先采用全过程学业评价体系,将学习考核贯穿整个学习过程,形式多样,频次较高。例如,基于这门课程的性质和特点,她每章布置一次作业(共计10个章节),虽然由此带来了更大的工作量(这门课程为动科和动医两个专业共同开设),但是为了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,她从未间断。有同学曾经反馈过,《生物统计学》是作业量最大的课程,但是也是收获最多的课程。除此外,无论是重复课还是新开课,她都认真准备每一堂课,精心设计教案,不断充实新的内容,并且注重授课方法,充分发挥教师、学生两个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。

同时,她也注重教学方法研究。通过实施“《动物育种学》网络课程建设”和“《动物遗传学》实验教学改革”教学质量提高项目,深化教学改革。在繁琐的日常教学和教学管理工作之外,不忘总结经验,参与编写《SPSS 20.0在生物统计中的应用》教材一部,并撰写了多篇教改论文。

通过多年的教学努力和创新,2015年荣获北京农学院第九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、北京高校第九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三等奖。

以研促教,扩宽学生的专业视野

以研促教是高校发展的基石,科研是教学的基础与保证。盛熙晖在完成大量教学和教研工作的同时,克服各种困难,积极学习专业知识,关注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,努力保持自己的科研能力和业务水平。她的主要研究方向为畜禽分子育种,致力于畜禽肌肉发育和肉品质方面的育种工作。近年来,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、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、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、北京市教委面上项目、北京市教委青年拔尖人才项目等。2018年,成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北京市家禽创新团队的岗位专家。迄今发表SCI论文19篇,其中7篇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。在教学过程中,她始终坚持将研究成果与课程教学相结合,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,扩宽学生的专业视野,努力做到以研促教,以教带研,教研育人。

围绕教学,积极投身学生管理和专业建设

自2010年来到农学院,盛熙晖先后担任2010级和2014级动科一班的班主任。她积极接近、体贴和关心学生,不断和学生进行思想交流,帮助学生们从适应大学生活开始,逐渐建立专业自信和自我认同,最终寻找自己的奋斗目标和人生理想,得到了同学们的喜爱、认可和信任。她所带的2014级动科一班是一个积极向上、学风优良、团结和睦的集体,在校期间,多名学生获得国家级、校级奖学金,全国优秀志愿者,校、院优秀团员、校、院优秀团干部等荣誉称号,考研率37%。

教学是高校的中心工作,而有效的教学管理是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。管理工作繁杂、琐碎,不仅需要强烈的责任心、耐心和细心,还要有一定的职业素养、服务意识和大局意识。在担任动物科学系副主任以来,她积极配合院领导和系主任工作,认真履行岗位职责,搞好系与专业建设。除了完成日常教学的管理工作外,先后参与完成了畜牧学一级学科硕士点申报、动物科学专业评估、全日制农业硕士专业学位(畜牧领域)研究生和畜牧学学科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制定、2016级动物科学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修订、2016版动物科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修订等工作。


Baidu
sogou